仁受在南京大沙帽巷租了两间住房。他的薪水并不高,每月九十块银元,碰上国难当头,薪水九折,每月实际还领不到九十块。
— 秋园 by 杨本芬, Yang Ben Fen (Page 20)
国难当头才扣一成的薪,你瞧瞧。
This link opens in a pop-up window
4% complete! 宇宙拿铁🌙 has read 1 of 24 books.
仁受在南京大沙帽巷租了两间住房。他的薪水并不高,每月九十块银元,碰上国难当头,薪水九折,每月实际还领不到九十块。
— 秋园 by 杨本芬, Yang Ben Fen (Page 20)
国难当头才扣一成的薪,你瞧瞧。
Content warning 人物死亡
洛河里那条画舫游船几乎是在一眨眼间沉没的。那些小姐太太拥挤在一处,在人们反应过来之前,游船迅速失衡,一头扎进水中,飞快地消失了。清婉和清扬都在那艘船上。她们裹着她们的织锦缎窄袍,丧生在洛河里面。 办完两位儿媳的丧事,梁先生就病倒了。身体受了早春的风寒,邪毒入侵。身病加心病,终至一病不起,不过短短半个月就病故了。可怜梁先生一生干的都是悬壶济世的事,却没料到自己会英年早逝。 梁先生缠绵病榻的半月间,一直是秋园的大哥秋成陪床。他在父亲身侧搭了个小榻,衣不解带地伺候。办完父亲的丧事,秋成便得了怪病——全身乏力,颤抖个不停。病名无从查考,病因倒可想而知:半个多月里,失妻丧父,连办三场丧事,这年轻人撑不住了。 秋园的童年时代结束于十二岁——那年春天,她失去了三位亲人。 亲手送走自己的亲人,这只是开头。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秋园生下五个孩子,带活三个,夭折两个。四十六岁,她埋葬了丈夫。秋园自己活到了八十九岁。去世前那几年,她常说的话是:“不是日子不好过,是不耐烦活了。”
— 秋园 by 杨本芬, Yang Ben Fen (Page 13 - 14)
意外和死亡都来得太快了。
只有知道主人公清晰的错误信念,我们才能创作一个故事去最大限度地测试这个错误信念,让主人公不断地有所领悟(或者依据你正在设定的主旨去创作。坏消息是,最好不要设定主旨)。因此,在你开始写作之前,一定要知道这个错误信念是什么,虽然你需要花一点时间让你的主人公明白这个信念是错误的,而且需要设置重重阻碍,让他无法如愿。有一点值得注意,错误信念并不是说除了主人公,别人都能看得出它是错的。错误信念也有可能在整个社会看来都是正确无误的,但在行至极端时,就变得穷凶极恶。
— 怎样写故事: 小说与剧本创作的6W原则 by Lisa Cron (Page 84)
错误的信念让人觉得与正确的信念别无二致。意思是说,先不说正确与否,它让人感觉是对的。关键之处在于,之所以主人公感觉它是对的,不是这个人是个又高又胖的傻子,也不是说他缺心眼,分不清好坏,而是在主人公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它曾经是对的。也就是说,“对”是带引号的。在困难时刻,坚定的错误信念往往自动冒出来,一旦冒出来,就能保护我们免遭伤害。它们就像小小的顿悟时刻,把我们指引向世界似乎该有的模样。根据这个来之不易的信息,我们设定应对方案,坚信这个错误信念能指引我们走出乱石堆。
— 怎样写故事: 小说与剧本创作的6W原则 by Lisa Cron (Page 83)
你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主人公会有这个愿望?对他来说,得到它的意义是什么?他认为它表达了他的什么内心诉求?记住,在外界面前,它表达出的效果可能迥异于他的期待。你的主人公对它怀有的美好愿景往往是一场空,这就不必多说了,通常情况下,这就是小说的主旨所在。
— 怎样写故事: 小说与剧本创作的6W原则 by Lisa Cron (Page 81)
具体该怎么做呢?就是让他们问一个问题,成年人在某个念头灵光乍现的瞬间会问的一个问题: 你的主旨是什么? 不同年龄层的作者都很容易无视一个简单、基本的问题:所有的故事从第一页起,就都有一个主旨。也就是说,身为作者,你在动笔写第一页时,就要知道主旨是什么。更关键的一点在于,故事主旨确立了一样东西,这也是那些流于表面的假设问题共同缺失的:主人公内心矛盾的原因。换言之,故事的核心在哪里,故事到底在讲什么。
— 怎样写故事: 小说与剧本创作的6W原则 by Lisa Cron (Page 43)
立意确实在故事中的重要性位居首位,不过想到晋江要求作者把立意公示在文案里,我还是觉得哪里说不出的奇怪。
我们不是冲着优美的语言、诗性的写作,甚至戏剧性的剧情转折去读小说。我们更看重深层的、有意义的东西——内在信息。它能让我们在这个光辉、残酷又美丽的世界里活下去,同时风格也不能弃之不顾。我们天生会积极回应这个内在信息,事实上,每一位想抓住读者注意力的作者都必须掌握这一点。
— 怎样写故事: 小说与剧本创作的6W原则 by Lisa Cron (Page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