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Daron Acemoglu, James A. Robinson: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Paperback, 2025, 衛城出版)

經濟長久繁榮的關鍵,竟然是政治!

問世十年後,仍是解釋力最強的經典之作

窮國之所以窮,不是因為地理或文化,而是制度選擇的結果!

『應該列為政治人物及所有關心經濟發展的人的必讀書目。』

────賈德.戴蒙,《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

為什麼有些國家十分富裕,有些國家卻異常貧困?帶來繁榮富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富裕的社會能夠一直繁榮下去嗎?

作者的研究顯示,窮國之所以貧窮,不是由於命定的地理因素,也不是因為傳統文化作祟,繁榮富裕的關鍵在於社會選擇採行何種政治經濟制度。

一個社會若能將經濟機會與經濟利益開放給更多人分享、致力於保護個人權益,並且在政治上廣泛分配權力、建立制衡並鼓勵多元思想,作者稱為「廣納型制度」,國家就會邁向繁榮富裕。反之,經濟利益與政治權力若只由少數特權菁英把持,作者稱為「榨取型制度」,則國家必然走向衰敗,即使短期之內出現經濟成長,卻必定無法持續。

數千年的全球歷史說明了,制度可以往更具廣納性的方向移動,也可能會倒退回較具榨取性的狀態,淺層的民主也可能被綁架成為實質的權貴政治。

作者將備受推崇的多年學術成果,化為架構完整順暢易讀的一般讀物。他們以全球史為素材,運用嚴謹的經濟學分析與政治學洞見,幾乎全面檢視歐美亞非等地的歷史發展,並提出簡潔有力的理論解釋。對於臺灣當前的內外處境,此書恰是幫助我們釐清方向的重要啟示。

★全書內含16頁彩色照片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流氓大亨與托拉斯之興起充分說明一項事實:市場本身並不保證會有廣納性制度。市場可以被少數幾家公司宰制,索取過高的價格,阻擋更有競爭力的對手及新的技術進入。在他們的擺布之下,市場將不再廣納,只會愈來愈成為經濟與政治霸權的囊中之物。廣納性經濟制度需要的不只是市場而已,更需要的是能為大多數人創造公平競爭場域及經濟機會的廣納性市場。在菁英階層的政治權力支持下,無孔不入的壟斷與此完全背道而馳。但對壟斷托拉斯所採取的反制也說明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只要政治制度是廣納的,對於偏離廣納市場的經濟動作,政治制度會產生反作用力。這就是良性循環在發揮作用。廣納性經濟制度可以為廣納性政治制度的繁榮打下基礎,但經濟活動偏離廣納性經濟制度時,廣納性政治制度又會反過來發揮約束的效果。在美國,托拉斯遭到了遏阻,對照於墨西哥的情況,便充分說明了良性循環的作用。在墨西哥,政府體制無能約束電信鉅子施林的壟斷,但在美國,謝爾曼及克雷頓法案卻在上個世紀反覆發揮效果,嚴加管束托拉斯、壟斷及卡特爾,確保市場的持續廣納。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by , (6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