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Richard Ovenden, 刘佳玥: 焚书 (Hardcover, chinese language,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入围2021年Wolfson历史奖短名单、《新政治家》年度图书、《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图书 ★牛津大学图书馆馆长倾情讲述几千年来焚书与救书的辛酸血泪史

『编辑推荐』 “哪里有人放火烧书,最后就会有人放火烧人。”(海涅) 对知识的肆意破坏常常是系统性的,是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发起的攻击。古代中国有“焚书坑儒”,英格兰有宗教改革运动对修道院藏书的打击,德国则有纳粹开展的焚烧犹太典籍的行动。另一方面,仍然有无数仁人志士为濒于灭绝的知识和档案赴汤蹈火,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除了知识存储所面临的政治灾难,本书还提到了图书馆由于疏于管理造成的悲剧,作者及其亲属的意愿导致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数字时代信息保存与监管的缺失,以及巨头科技公司垄断的威胁…… 正如本书所言: “图书馆和档案馆几个世纪以来遭到的反复攻击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值得我们研究,而人们为了保护这些机构所持有的知识而做出的惊人努力值得我们赞颂。” 本书作者理查德•奥文登自2014 年以来担任英国第二大图书馆——也是牛津大学主图书馆——博德利图书馆的馆长,他在《焚书:知识的受难史》中对知识保存的危机逐一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和重现,不仅具有权威性,更传达了作为一名知识保存者的洞见和担忧。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本“书之书”所具有的价值不仅在于带领我们重回书籍受难的历史情境,更在于唤起我们对知识存储和保护的清醒意识,特别是意识到在“互联网没有记忆”的时代个人与社会面临的危机。

『媒体与学者盛赞』 一部佳作,满是精彩的故事和燃烧的热情。——《星期日泰晤士报》 引人注目,十分迷人,收获良多。——《文学评论》 当书被烧毁时,受到攻击的不仅仅是文字……这本非同寻常的书应该激起我们思考和行动。——《金融时报》 关于智慧和极大勇气的故事。——《卫报》 …

在1979年的文章《被忽视的责任》中,拉金激情洋溢地鼓励大学和作家重视文学作品:“所有的文学家手稿都有两种价值:一种可以称之为有魔力的价值,另一种是有意义的价值。有魔力的价值是一种更古老、更普世的概念:这是他写作的纸张,这些是他写下的文字,在这个特定的组合中第一次出现……有意义的价值是近期才兴起的,手稿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扩大对作家生活和工作的了解和理解。” 这两种价值观就是这些藏品现在如此受到大学图书馆的珍视、引发了机构之间的竞争,并令经销商抬高价格的原因。它们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原材料,鼓励了学术生产力,丰富了教学机会。当学生们在研讨课上有机会接触原稿,或者在展览上更多群众得以看到他们可能在其他文化背景(比如电影或电视作品)下所熟悉的作品的草稿时,这些文件“有魔力”的一方面就体现出来了。 一些作家能真切意识到他们的作品档案的研究价值,可能还与学者交流过,并感觉到人们会希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这些档案。当然,也有一些作家对档案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以确保他们死后的声誉不受损,并将自己的纸稿作为一种“管理”他们死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会被如何研究的方式。也有作家把他们的档案当作获得额外收入的方式。通常情况下,他们的动机都是错综复杂的。档案中被删减的内容可能与被包含的内容一样有意义。

焚书: 知识的受难史 by , (智慧宫, #22) (Page 156 - 157)